【AI人才大戰】
前幾天在”科技工作講”看到分享的這張圖。
我突然愣住了。”AI人才”月薪”上看6萬”???這是6萬台幣?6萬請得到會用API的?
跟我的一些夢境差太多了,在夢裡,有認識的人跳槽到一家O開頭的公司,TC(total compensation,年所得)拿到快100萬美金,底薪是30左右。另一位知道的,跳到M開頭的公司,拿到80左右。
當然這種薪資在美國絕對是極端,而不是常態。他們也都是妥妥的AI人才、領域專家,資本願意付這麼多,就絕對有更高的價值。
在以前,軟體工程師中位數薪資最高的產業,不是科技業,也不是科技大廠,而是華爾街的量化投資管理公司(簡稱quant)。AJ曾經很認真想搬去紐約,但經過各種考量,還有我的關係沒去。(又是另一段好長的故事)
夢中某華爾街J開頭的公司邀請AJ去面試,獵頭問都沒問,開門見山說至少是你現在TC的兩倍,這種大氣(又豪橫)的態度我印象深刻。
現在某些AI公司跟組都開成這樣了,以TC來看,量化投資公司的吸引力應該是大幅下降了。
雖然現在科技/軟體業還是常看到裁員,聽說創投圈的融資難上許多。但AI還是極度火熱,搶人才搶到頭破血流。
但我後來想想,說這6萬臺幣月薪太低,似乎對台灣不公平。台灣本來就不是軟體產業發展得特別好的地方,台灣強的是硬體業,跟美國比較實在沒必要。